在广州举办的第十五届全运会赛场上,一群特殊的“工作人员”吸引了众人的目光。它们不需要休息,不会疲倦,以精准的动作和极高的效率完成各项任务——这就是首次在大型体育赛事中亮相的机器狗和各类机器人。这些智能设备的精彩表现,不仅为体育赛事增添了科技魅力,更展现广州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实力。
11月17日,在广东奥体中心的田径赛场上,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正在上演。当标枪运动员奋力一掷,器械还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时,一只四足机器狗已经蓄势待发。标枪刚落地的瞬间,机器狗便迅速奔向落点,通过精准的机械动作稳稳载着标枪,随即返回起点,整个过程行云流水,用时不到十秒。
“这些智能‘搬运工’真是太高效了!”现场观众赞叹道。据了解,这些机器狗主要负责标枪、铁饼、链球等投掷项目的器械回收工作。与人工回收相比,机器狗不仅大大提高了比赛效率,还能有效避免工作人员在赛场穿梭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。在男子十项全能标枪项目比赛中,机器狗的表现尤为抢眼,它们不知疲倦地往返于投掷区与落点之间,确保了比赛的流畅进行。
这些在赛场上灵活自如的机器人,究竟是如何实现如此精准的操作呢?这背后是多项前沿技术的集中体现。
机器狗的视觉感知系统相当于它的“眼睛”。通过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激光雷达,机器狗能够实时感知周围环境,构建精确的环境地图。当标枪被掷出后,系统会立即计算落点位置,规划最优行进路线。在移动过程中,机器狗会不断扫描前方障碍物,实现自主避障。
运动控制系统则是机器狗的“小脑”。通过精密的伺服电机和智能算法,机器狗能够保持运动过程中的平衡稳定,即使在快速转向或急停时也不会摔倒。其独特的四足设计模仿了生物狗的行走姿态,使它们能够适应草坪、跑道等不同地形。
值得一提的是,操作这些智能设备的志愿者大多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,他们通过简易的遥控设备,便能指挥机器狗完成各项任务。“这些机器狗的操作比想象中要简单得多。”一位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志愿者表示,经过简短培训就能熟练操作,每场比赛只需要1-2名工作人员即可完成所有器械回收工作。
广州及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领域的深厚积累,为此次全运会的科技亮相提供了坚实基础。近年来,广州积极布局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,培育了一大批创新企业,形成了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整机制造,再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。
全运会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,为机器人技术提供了难得的实战测试场。从实验室到复杂的公共场景,机器人需要在真实环境中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和复杂条件。这次成功的应用经验,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可靠性,更为机器人技术在其他领域的推广提供了宝贵参考。
随着全运会各项赛事的进行,这些智能设备的应用场景还在不断拓展。在部分场馆,机器人承担起导览服务,为观众提供场馆指引、赛事信息查询等服务。在后勤保障方面,机器人协助进行物资运输,减轻了工作人员负担。
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智能机器人在体育赛事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。机器狗在应急救援领域可以进入危险区域执行搜救任务;在电力巡检中能够代替人工完成高风险作业;在安防巡逻时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。而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,未来有望在养老服务、医疗服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。
未来,人们或许会看到更多智能设备参与到赛事服务的各个环节:无人机可以进行高空拍摄,提供独特的观赛视角;智能穿戴设备能够实时监测运动员身体状况,为科学训练提供数据支持;虚拟现实技术则能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赛体验。
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,正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。本次全运会上的精彩表现,不仅展现了科技与体育融合的无限可能,更彰显了广州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。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,广州正在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领域加快布局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科技与体育的这次完美邂逅,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更加智能、更加精彩的未来。让我们期待更多科技成果走进生活,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在这片创新的热土上,广州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新技术,以创新的精神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,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写下生动注脚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